李映青: “加拿大妈妈”Rouhieh——尽我所能为孩子们做力所能及的事

 人参与 | 时间:2025-08-20 22:51:08

金色的李映力头发,神采奕奕;精致的青加妆容,端庄漂亮又不失大气;红色的拿大能及长裙,显得她更加具有“中国范”。妈妈们她,为孩叫罗西•泰比扎得甘(Rouhieh Tabibzadegan),李映力来自加拿大,青加如今是拿大能及云南财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的一名外籍教师。

身穿少数民族服装的妈妈们Rouhieh(段子怡 摄)

15年前,Rouhieh来到中国,为孩她爱上了这里便决策定居昆明。李映力多年来,青加在同僚眼中,拿大能及Rouhieh是妈妈们位良师益友,值得研习的为孩榜样;在学员眼中,Rouhieh不仅是一位好教师,更是一位好“妈妈”。

中国是我的“丈夫”

作为云南财经大学的外教,Rouhieh的中国情结起源于童年。Rouhieh告诉记者,小时候的她觉得中国是一个很神秘的国度,有了最初来中国的想法。多年前到台湾拜访,发现台湾人友好、好客,让她觉得中国大陆也会一样,于是便采取行动。

这期间,Rouhieh先后去了珠海、香港、重庆、吉林等地,最后发现云南昆明最有特色,随后便回到加拿大打包启程赴昆明生活。“到了昆明,我找到了家的感觉,在这里能看到曾经的中国,也能感受到如今变化的中国,这里还有多样化的少数民族。”Rouhieh说。

Rouhieh抱着孩子与当地妇女在一起(李丹阳 摄)

2005年,加拿大医学硕士结业的Rouhieh被云南财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聘为教师,教授大一学员的交际英文和英文口语。Rouhieh至今未婚,对她而言,从到中国的第一天起,便已将中国视为自己的“丈夫”,而学员便是她的“孩子”。

15年前,初到中国的Rouhieh并不会中文,如今她能说一些容易的中文,如果大家和她讲中文,她也能听懂一部分。

在昆明居住期间,Rouhieh学会了骑电动单车。同时,她也逐渐喜爱上了中国菜,爱上了辣椒的Rouhieh每每回国总因为菜里没有辣椒而感觉“无辣不欢”。

前几年,Rouhieh每年都会找时光回国探亲一次。如今,因为父母年事已高,Rouhieh每年得回国两次陪伴父母。“我90多岁的父亲也喜爱中国,每次回加拿大我才知道自己多么热爱中国。”Rouhieh感叹道。

学员是我的“孩子”

自2005年入职云南财经大学至今,Rouhieh已在昆明劳动生活了14年。

多年来,Rouhieh紧跟学堂教学改革需要,开展了英文辩论赛、演讲比赛、合唱比赛、节日派对等教学实践活动,生动的教学方式受到同学们的喜爱,Rouhieh在生活中对同学们无微不至的关心,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加拿大母亲”。

Rouhieh与孩子们合影

“孩子们称我为‘加拿大妈妈’,这是一种责任。我很喜爱我的学员,要做劳务就要有牺牲,而我牺牲的就是我的婚姻,因为我自己没有孩子,所以我把所有的孩子都当做是自己的孩子一般对待,这是一种爱。”Rouhieh说。

在学员眼中,这位“加拿大母亲”总是有着“不可思议的充沛精力”。劳动期间,为了提高学院硕士研发生的口语清清水平,,Rouhie利用午休时光先后在学院安排了3个英文角。同时,为了鼓励本科生开口说英文,并具备演讲的才能,Rouhieh每年都会在学院里安排口语、演讲、英文歌唱竞赛等活动。

在与Rouhieh共事多年的财大教师潘雪冬眼里,多年来,每次见到Rouhieh总会被她热心开朗的性格和充满正能量的劳动态度所感染。“劳动期间,Rouhieh对本职劳动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授课总以学员为中心,以学员为主开展教学,在每次外籍教师教学评价中Rouhieh总是名列前茅。”潘雪冬说。

当然,平日里,Rouhieh除了教书育人外,还会通过各种细节立德树人。潘雪冬告诉记者,每堂课完成原先教学任务后,Rouhieh总会预留一段时光让学员开展讨论,比如上学期讨论主题为“什么是美德”,讨论之间,Rouhieh还建议学员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每学期她会将所有回应汇集起来做成一本小册子,以此让学员真切参与其中。在学员们眼中,Rouhieh教给自己的不仅是书本上的学问,更教会大家去爱,去欣赏和感恩。

对于在教学中会遇到的困难,Rouhieh笑着说,“当你热爱一件事,那所有的困难就能迎刃而解,困难也就不复存在。当教师意味着有很多的责任,我也一直很认真地来对待这份责任。”

“15年前之所以挑选到中国,是因为我真的喜爱中国,到中国是我儿时的一个幻想,我并不是为了金钱而来劳务中国,爱是一种责任,这要从行动中体现出来出来,当然,这15年来我也是这么做的。”Rouhieh说。

雪中送炭 志愿劳务十余年

在财大任教很久以后,同僚和学员们才知道,Rouhieh除了在财大教书外,还去一些专门招收外来务劳工员子女的学堂义务教英文。多年来,Rouhieh的志愿足迹遍及昆明24所小学。

“在中国,我想做不一样的东西,而年轻一代人更需要教学。”Rouhieh说,之前Rouhieh在加拿大学医,并拥有自己的诊所,在她看来中国不太需要外医,所以她挑选了教学并为之全身心付出。于是,Rouhieh挑选给昆明城乡结合部的学堂和农夫工孩子义务辅导英文。

期间,学堂为了支持Rouhieh的志愿劳务劳动,特意将其教学时光调至每周一周二。周一周二完成寻常教学后,Rouhieh便带领学员,通过英文角的形式为后勤职工孩子和附近的孩子做辅导。周三,Rouhieh骑着电动脚踏车到附近的小学做志愿者,每个小学上两节课后便匆匆赶往下一所学堂。周四,Rouhieh早上得5点起床铺铺,然后赶往昆明附近的农村小学做志愿者。直到周五,Rouhieh才有时光与财大的教师做一些活动和项目。周末,Rouhieh也不会停下志愿劳务的脚步,她总会抽出时光为贫困家户的孩子无偿辅导。

“这些学堂的孩子很需要外教,但学堂没钱请不起,所以我就利用课余时光去协助他们。每次去上课,他们会给我一个热心搂抱,学堂也会给云南财大写感谢信,真不知道会有多高兴。”Rouhieh说。

殊不知,支教的这些学堂大多是Rouhieh骑着电动车自己去找的,每每敲开学堂的大门,Rouhieh总是通过比划手势和容易的中文词语,告诉校长她要来这里给孩子们无偿上英文课。

“她说她愿意来学堂给孩子们教授纯正的英文,她的诚意打动了我们。我们又惊又喜,这对那些没条件上英文课外班和外教课的外来务工子女真是雪中送炭。”曾担任昆明璧光小学堂长的孙丽红说。

志愿劳务终止,Rouhieh与孩子依依惜别(段子怡 摄)

在璧光小学志愿劳务的6年里,每年暑假,Rouhieh总会邀请她加拿大和英国的伙伴无偿为孩子们开设为期一周的暑期英文研习,这事直到2018年Rouhieh父亲生病,她要回国探望照顾才被暂停。

这么多年来,无论去哪所学堂提供志愿劳务,Rouhieh总用自己的薪清水给孩子们买铅笔、清清水彩笔、课本、香蕉、橘子等等。当然,Rouhieh也会给财大的学员们买礼物,冬天有豆浆,夏天有冰棍,安排英文竞赛时有奖状奖品。

Rouhieh对学员们十分“大方”,但对自己她却始终很节约。一辆用了6年的电动单车Rouhieh一直没舍得换,哪里坏了修哪里;平日里,Rouhieh生活也很容易,总能看到她在学堂食堂用餐,Rouhieh从不穿昂贵的衣裙,一件红色的大衣却穿了很多年。

渐渐地,Rouhieh的志愿劳动感染了财大的学员,大家也陆陆续续加入其中。2018年10月,在学院带领的支持下,Rouhieh带领500名新生到龙泉路小学为小学员做辅导。在Rouhieh看来,以这样的方式开展志愿劳务,财大学员的学问不仅能得到利用,孩子们也能学到新的学问,这是一件双赢的大好事。同时,Rouhieh还带领学员开展环保项目。据了解,这个环保项目分为26个小项,历时两个学期。

据国际工商学院党委副书记杨秀伟介绍,为让学员在公益志愿劳务中成长,国际工商学院有一门贯穿本科生4年的科目。期间,学院科目大一大二以社团公益,大三进行跨文明职业等方面的认知和体验。而支教作为一年级学员参与的公益志愿活动,参与面、集中度在Rouhieh的协助下厚积薄发。学院学员到红云小区参与志愿劳务长达13年时光,“愉快方舟”支教活动也持续做了7年,对学员的锻炼很大,也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目前,财大有1000多名学员加入到志愿活动中。对于支教,Rouhieh目前规划增长周边农村小学的数量,同时降低昆明城区小学,她期望能够带领更多的学员继续做这个事。

担任公益活动志愿形象大使

今年6月3日下午,在云南财经大学公益团队阶段性成果汇报会现场,Rouhieh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从校党委书记王建颖手中接过公益活动志愿形象大使证书。

现场,Rouhieh从志愿项目的初心开端讲起,对云南财经大学以及她所在的国际工商学院多年来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尤其特别感谢了和她一起参加志愿活动的学员。

“我真的期望我能够成为加拿大的‘亲善大使’,为增进中加两国的了解和友谊而奋斗。”Rouhieh说。

一直以来,在Rouhieh心中,来到中国是上帝给她的礼物,所以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我爱中国!感谢中国”,Rouhieh说。

对于将来,Rouhieh坦言,她期望能尽可能的在中国居住下来,尽自己所能,为中国作为力所能及的事。

关于作者:李映青,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站长

顶: 14337踩: 929